知乎上,有个问题:有哪些“985学生知道了会流泪,211学生知道了会沉默”的残酷现实。那就是——给人以视野、资源与机会,同样的努力,结局却不一样。
清华、北大是中国两所最好的高校,无数孩子努力的目标。然而世界有时候就是不公平的。有人每天学习12小时,高考成绩660也会和清北失之交臂!
还有些人每天只上学6小时,课外时间自由支配无需补课,却能免考进清华北大。如果读书稍稍努点力,还能领到中国政府发放的全额奖学金......嗯,他们就是马来西亚华侨生。
躺着就能读清华北大!
高考大约有900多万名考生参加,而华侨联考只有5000-8000名学生参加。而两个考试的招生学校数量却几乎一样。因此联考的名额常年用不满,基本过录取线即可入学,录取比例非常高。
华侨生联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近5年均没有变化,所以才有了400分就能上985名校一说。
第一批本科院校文史、理工类:400分。
第二批本科院校文史、理工类:300分。
预科在这个基础上减20分。
艺术类、体育类院校(专业)为200分。
显然,这对随父母移民海外的华侨学生是一个重大利好。
今年(2018年)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工作开始了。去年,清华开始对外籍华人学生采取申请,审核制度(即免试),引发网友热议。这意味着所有持有外国护照的、符合资格的国际学生都能申请上清华。
今年清华仍然延续这种招生方式,招收新的国际学生。
申请条件很简单:高中毕业、提供成绩单。汉语水平HSK五级即可,最低四级。
HSK四级是什么水平呢--只需要认识1200个汉语单词。而且如果母语是汉语的,可以不用提供HSK成绩。对于马来西亚华侨学生来说,可以说占尽了优势。母语是汉语,只要提交高中成绩单即可申请。厉害,学渣们的希望来啦!
就算很小的时候出国,汉语不流畅,只要掌握1200个常用词就能通过HSK四级开始申请。原来是中国公民、后来加入外国国籍也可以申请,满足一个条件即可:加入外国国籍4年以上,在海外居住超过2年。
2018年清华国际生的申请有三批,最近的批次1月3日结束,结果将于3月底公布。
清华大学本科生学制为4年(建筑学专业5年)大部分是用中文授课。除中文授课的课程外,目前有近200门课程为英文或双语授课。
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,考核合格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,就能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。
就算没能通过清华的面试,还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供他们选择。一年一度的华侨学生联考已经在2018年3月1日举行。只需要高中学历就可以参加考试,不限制年龄。
就算你在加拿大已经上了大学,挂科跟不上,也可以回头来申请国内的高校。华侨学生联考难度不大,只要400分就能上国内一流高校(包括北大、清华)。
华侨联考和高考的分数对比
对于普通孩子来说"千军万马过独木桥",对于华侨考生就是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。
2017年,港澳台华侨联考卷子总分750分:
一本分数线(不分文理)400分;二本分数线(不分文理)300分。我们拿广东省2017年普通高考举例对比。广东省高考卷子总分750分。
一本分数线文科520;理科485;二本分数线文科418;理科360。
看看这巨大的差距。。。还不说考试难度基本上是一个天一个地。
实际点说:一个文科学生跟随父母在高一之前办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身份,两年后就可以以更简单的试卷+比曾经的同学低上120分考取内地同一所一本院校。
而且他们上大学所交的学费是毫无差别的,各种待遇也都和普通高考招进去的一模一样。
看起来很没有天理,但事实就是这样。
华侨联考,真的就这么简单!
1科目比高考少
联考文科不考政治、理科不考生物,学习压力减轻很多。
2考试内容简单
华侨联考充分考虑到学生长期脱离中国教学内容的现实,考点70%来自初中,30%来自高中。因此,联考比高考简单多了。
3录取比例极高。
2017年高考有9,400,000名考生参加,而华侨联考只有5000-8000名学生参加。
两个考试的招生学校数量却几乎一样。因此联考的名额常年用不满,过基本录取线即可入学,录取比例相对高考,可以说是非常之高了。
什么人适合回国参加华侨联考?
那些希望未来回国发展的同学。国内高考中,差1分就可能比别人低很多名次,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。华侨联考的考生,只需要一张加拿大国籍证明,就可以低分甚至免试上北大清华。有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。
怎么样,办理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身份,是不是又多了一条理由?